在討論中華航空公司在油料避險上的選擇之前,先來了解為什麼要選擇避險的原因。避險的概念主要是若預期未來將收付一定金額的外匯,為避免因變動產生的損失,可利用遠期外匯交易以規避風險,這種避險的操作方式,稱為遠期避險。它是一種在減低商業風險的手法,使得公司的營運不要因為波動過大而遭受損失。 

 

  根據研究指出,企業選擇避險的原因主要在於穩定現金流量,對於現金流量幅度大的公司,穩定現金流量可以減少財務危機的機率,尤其當公司傳有財務危機的消息,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容易使得外部的投資者與員工失去信心而合作廠商產生縮短支付期限的問題,故降低財務危機的風險是重要的。另外,維持與同業的競爭對手的競爭力、擁有節稅效果、防止股價波動大而股價過低被併購也是原因。

 

  由於避險能夠控制成本,帶來對預算精確掌握的效果,對資金上的運用與新投資業務的規畫也較精確。相較於其他的籌資管道如發行公開上市股票,避險工具的優點為運用借錢成本低,直接從公司營運部份挪用資金,且整體程序也較發行債卷股票來得快速。舉債、發行股票這些由外部所籌措的資金必須負擔較高的時間與交易成本,對投資者而言,也會透露出"公司股價或許被高估故發行股票"、"對公司前景較無信心"的信號。

 

  什麼樣特質的公司較需要避險操作呢?例如以人力之是資本為核心的公司如台積電、需要大量現金流量進出的銀行業、營造業,由於擁有較高的財務危機風險故須考慮避險操作。另外,中小型公司對投資機會的掌握較少,故老師歸納出:投資機會大,需要資金預籌帷幄、公司持有的內部資金不多時,屬於需要避險的公司。對於資訊不對稱可能造成股價下跌的風險,選擇避險是個較佳方法。

 

  中華航空公司的產業特性在於油價成本相對高、同業競爭激烈、資本支出比率高(用於購買高單價飛機、折舊等),加上個案中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獲利率偏低的產業,故油料避險顯得更加重要。

 

  老師最後也提到,避險部門不是一個利潤中心,在管理的角度上不應該站在期望避險能夠為公司創造利潤,公司仍須專注在本業的營運。實施避險操作的目的是支持公司的投資計劃,持續的監控避險部門的運作,尤在會計34公報實施後,改為表內認列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可增加公司財務透明度,這些只是協助公司的新投資計畫與提高競爭力的推手,而不要有一般大眾認為可以利用避險工具操作獲利的誤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erati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