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的時候,老師總是會強調團隊合作,同學也總是習慣和自己的好朋友形成一個團隊,

過程中互相幫忙彼此學習,只求能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也培養出深厚的感情。

"互相","為了團隊"是在學校中漸漸培養出來的處世觀念和哲學,

 

 

但是在企業中,

除了總經理外,沒有一個人是為了公司在工作,都是為了自己

筆者學生時代從來不知道效益分析是什麼,

因為學生時代的企管教育都是偏向思考規劃還非真正執行,

進到公司後才真的大開眼界,

每一個活動從規劃開始都是從自己而非組織的角度出發的。

怎樣的活動以及提案可以讓自己爭取到更多資源,擁有有最立即的效益才是好提案,

所有的東西都是短線,尤其當CEO也在炒短線衝數字時,整個情況就失控了。

 

 

 

筆者幫我的老闆寫過一大堆莫名奇妙的效益分析,明明自己團隊做的事情都是一些雞蛋挑骨頭沒用處的爛報告,

卻花費大量時間美化誇示這些報告的功用,

為了這些爛報告還另外弄了一個PPT檔案,厲害了吧!!!

然後繼續效益分析來攻擊其他部門的人,

稍微有邏輯的人都知道行銷活動是一個長期的流程,

偏偏筆者被爛老闆脅迫寫了一堆爛分析報告來攻擊行銷部門,

筆者自己還要在下班或是其他的時間頻頻跟行銷經理說道歉顧情面。

這樣一個充滿無聊的paper working的還是非常有名的外商喔。

 

 

 

組織裡沒有團隊,只有自己。

學生時代會覺得每天在記錄自己做了什麼事情甚至列表整理說明這些事情有多重要是很噁心的行為,

但是出社會後,你會發現,

從上到下每個人都在做這樣的事情,每個案子都是以能夠提高自己的能見度為第一優先,

只有菜鳥才會傻傻的拼全力快速做完手邊的事,然後傻傻的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記住,老鳥也都很忙,忙什麼呢?

忙自己的事情!!!

沒有團隊,只有自己,這就是職場,這就是現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erati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